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 | 湖北省高水平專業群(A檔)立項建設單位 | 省級教學團隊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公開 - 教學質量信息 - 正文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自查報告

發布時間:2016-10-31 08:51:12編輯:admin瀏覽量:3147

為進一步提升辦學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16 年全國職業院校評估工作的通知》(國教督辦【2016】36 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湖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6年職業院校評估工作的通知》(鄂政督【2016】7號)要求,按照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頒布的《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國教督辦【2016】3號),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結合評估標準和學校實際情況,對學校的辦學基礎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學生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五方面開展了自評,現將學院適應社會需求能力情況匯報如下:

一、辦學基礎能力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所由湖北知音傳媒集團投資舉辦,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位于武漢市江夏區廟山開發區,占地面積432002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124403平方米,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529.55萬元;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9個、校內實踐基地65個,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2336個(生均0.31個),2014學年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時總量692257人/天(生均97.1人/天);教學用計算機1371臺,校園網主干最大帶寬400Mbps,網絡信息點700個,校園內無線網絡部分覆蓋,有部分專業使用虛擬實訓軟件;信息化管理涉及范圍廣,如校園一卡通可實現校內就餐、圖書借閱和校內購物,行政辦公、教務教學、頂崗實習、網絡課程及教學系統、校園門戶系統均已實現信息化管理。

學校近年辦學經費主要由知音集團投入、學雜費收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等構成。其中,知音集團投資主要為辦學設施設備投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國家獎助學金、教科研項目、師資培訓及技能大賽獎勵經費等。2015年,知音集團投資興建的實訓大樓正式投入使用,下設印刷包裝綜合實訓中心、信息技術綜合實訓中心和傳媒綜合影視實訓中心,共30余間實驗實訓室,各項儀器設備達千臺套,開設實訓項目近百項,能同時容納近千名學生進行不同專業教學和不同崗位的技能訓練。同時,學院還積極通過校企合作改善實訓條件,促進了實踐教學的開展。藝術系引入企業資源資金,對現有實訓室進行升級改造,建立全新的人物形象設計綜合實訓中心;信息工程系與東方領航合作建設了蘋果IOS實訓室。

近年來,學校辦學經費充足,辦學基礎條件到位,確保了學校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雙師隊伍建設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7547人,教職工493人,配備專任教師341人,其中專業教師287人,雙師型教師174人,占比51.03%;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楚天技能名師6名;定期從企(行)業中聘請一大批企業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建立了由360 人組成的兼職教師庫,2015年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210余萬元。

2015年學校先后派出20多人次參加由教育部等組織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微課設計與制作”等骨干教師培訓班;邀請高職教育界知名專家、微課制作軟件公司對學校教師進行培訓,并先后組織教師開展了“微課培訓”、“信息化教學設計展示”、“微課設計與制作比賽”、“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等教學活動。學校教師制作微課作品35部,以賽促教,組織教師參加第三屆全國高校(高職高專)微課教學比賽(湖北賽區),榮獲一等獎1個(入選參加全國比賽)、二等獎2 個;組織教師參加2015年湖北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榮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2 個。多措并舉,進一步提升教師課程教學中信息化的應用能力。

為加強“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修改完善了《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結合已出臺的《雙師素質教師資格認定及管理辦法》、《骨干教師選拔聘任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將教師下企業頂崗實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等納入教師職稱評聘、崗位晉級的指標體系,引導教師自覺參加企業鍛煉和校企合作。

通過組織青年教師下企業、加強骨干教師校際交流、參加雙師素質教師培訓班、學術交流活動和各類教學技能大賽、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擔任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并聘請行業能工巧匠為“楚天技能名師”等一系列方式,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執教能力和實踐能力,打造了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專業人才培養

按照“知識、技能、素質統籌,就業導向與全面發展統籌,崗位能力與職業能力統籌”的“三統籌”原則,遵循認知規律、職業成長規律和人的全面發展規律,構建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學校積極關注行業最新發展動態,及時引入行業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每年組織專業教師深入行業企業調研,依據產業轉型要求,更新課程內容,修訂、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梳理優化課程體系。

2015年學校共開設課程594 門,總學時72070 學時,其中“純理論課”(A類課程)13808 學時,占比19.16 %;“實踐+理論課”(B類課程)學時18082,占比25.09 %;“純實踐課”(C類課程)40180 學時,占比55.75 %。校企合作完善核心課程標準150多個,全面啟動了67門工學結合課程及教材的建設,其中重點建設52門專業核心課程,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13部。總的來說,學校課程體系的設置既包含體現能力訓練為主線的、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也有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其中實踐總學時略大于理論總學時,課程設置與開發體現了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和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支撐,實現了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的對接。

學校積極開展數字化課程中心建設,按照碎片化資源、結構化模塊、系統化課程建設思路,積極引入“翻轉課堂”、“微課”、“幕課”等教學模式和手段,推動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變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15年,通過慕課學習平臺,面向大二、大三學生開設4門慕課公共選修課,共有580名學生參加學習,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的教學與學習模式的新嘗試。

學校充分發揮舉辦方知音傳媒集團在行業方面的優勢,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印刷與包裝類專業群推行了“循環漸進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構建課程體系,實施了分段式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傳媒策劃與管理專業通過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建涉及不同業務范疇的工作室,打造實施教學與承接業務、完成實訓的雙重環境,企業提供工作崗位和實際業務,學生在學習和工作的雙重環境下,將崗位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崗位工作過程轉化為學習過程,工作與學習在工作室業務完成過程中互相交融,實行了“雙境結合、工學交融”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學生發展

學校開設了31個專業(不含方向),其中省級重點專業2個,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1個,2015年又申報獲批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具體各專業學生分布如下:

計算機網絡技術1122人,圖形圖像制作351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286人,包裝技術與設計128人,印刷技術211人,印刷圖文信息處理300人,數字印刷技術107人,出版信息管理18人,會計1248人,營銷與策劃623人,連鎖經營管理132人,物流管理441人,旅游管理131人,導游15人,酒店管理151人,會展策劃與管理210人,應用英語116人,商務英語139人,文秘24人,文秘速錄75人,婚慶服務與管理69人,藝術設計183人,動漫設計與制作334人,人物形象設計181人,游戲設計與制作73人,攝影攝像技術83人,新聞采編與制作285人,版面編輯與校對136人,傳媒策劃與管理258人,電視節目與制作58人,影視表演59人。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學歷教育在校生近7547人,建校以來已為社會輸送20000多名合格畢業生,歷年來新生錄取報到率高,畢業生就業率在93%以上,居全省高職高專院校前列。

2015年學校實際招生數2525人,均為第一志愿報考學生。2015年學校畢業生2498人,其中畢業生直接升學數5人,占比0.2%,;直接就業2332人,占比93.4%;自主創業3人,占比0.1%;當地就業1617人,占比64.7%;中小微及基層就業2245人,占比89.9%;國家骨干企業就業18人,占比0.7%。

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堅持“立足本土,服務區域經濟,聯手經濟發達省份,輻射全國”的方針,依托學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的地理優勢,依托武漢市是中部崛起龍頭,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人才需求旺盛的良好就業氛圍,學校大力加強與本土及經濟發達省份行業企業的合作交流。畢業生的就業地域主要集中在湖北本地,就業單位性質主要集中在企業,為本土及相關行業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學校擁有“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開展近20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及培訓、考試等工作,為學校推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提供了有利保障,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均能取得相應行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提升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且深受用人單位好評。2015屆畢業生中,獲得國家頒發的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數為1177,獲得行業企業頒發的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數為560。

學校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多次在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其中人物形象專業學生獲得全國發型化妝大賽創意新娘妝一等獎;英語專業學生獲得高職高專口語大賽湖北賽區和全國總決賽一等獎;攝影攝像專業學生拍攝的《云土地》獲得湖北省首屆楚天大學生藝術節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和最佳影片獎;印刷專業學生在全國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曾取得學生組全省第一和全國第六的好成績;我院教師和學生創作的文藝作品還榮獲武漢地區高校藝術節金獎等等。學生成績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不斷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在不斷加強。

五、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堅持“特色、規范、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完善和優化專業體系。建立健全了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有效銜接,專業結構調整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對接,根據社會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對人才的實際需要以及崗位、崗位群和技術領域的要求來設置和調整專業。根據湖北省及中部地區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跨系整合專業,形成以文化傳媒產業類專業為核心、電子信息產業類專業和現代服務業類專業相支撐的專業發展格局,服務于信息傳播和文化傳媒業的特色專業群。

學校加強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創新以行業企業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做優做強具有競爭優勢和鮮明特色的印刷類專業的同時,以重點專業建設為龍頭帶動其他專業建設同步協調發展,將已具一定優勢的傳媒策劃與管理、版面編輯與校對等專業作為重點建設專業,培育為學校的特色專業,并帶動相關專業群的建設。每個重點建設專業成立了建設領導小組,和行業企業專家組建了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并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圍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方面開展了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局面。

學校充分依托舉辦企業知音傳媒集團行業和企業的優勢,探索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由學校牽頭,組建了包括省內7所開設印刷類專業的大中專院校、行業協會及20多家省內外知名印刷企業等政、行、企、校四方聯動的湖北省印刷職業教育集團,積極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院校和行業企業的共同發展,為實現共贏搭建了優質的平臺,也為區域印刷產業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大力推行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等“五對接”,與湖北知音傳媒集團、雅昌文化集團、北京水晶石技術培訓有限公司、海峽蕭氏美容美發公司等眾多知名企事業單位結成“校企合作聯盟”,成立了商務策劃、網絡策劃、書刊編校、非線編、數碼影像、數字音頻、圖文處理、旅游電商、造型設計、會議速錄、營銷策劃、物流等工作室,學校還開設了新聞采編與制作、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英語、商務英語、文秘速錄、動漫設計與制作、游戲設計與制作、人物形象設計等一批“訂單班”,在校生中訂單班學生占比14 %,為合作企業和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校積極推行志愿者服務。志愿服務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大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的現實途徑。參與志愿活動在提升素質、充實生活、享受生命、升華靈魂、實現價值等方面對大學生而言具有深遠意義。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立足本地,多年來一直與江夏區敬老院結對子,關愛孤寡老人;長期堅持3月“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陽光義賣、暖冬行動、關愛留守兒童、無償獻血、愛心募捐等志愿者服務項目,使志愿者服務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