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實施“技興荊楚”工程服務現代產業
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鄂政辦發〔2022〕31號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實施“技興荊楚”工程服務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2年7月8日
實施“技興荊楚”工程
服務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扎實推進“技能中國行動”在湖北落地見效,更大力度援企穩崗促就業,加快推進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制造強國高地、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全國現代農業基地、全國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現就深入實施“技興荊楚”工程,服務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一)支持企業自主培訓。全省現代產業體系重點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培訓補貼標準可相應提高20%。鼓勵面向骨干技能人才開展新技師培訓,對完成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按技師(2級)3500元/人、高級技師(1級)5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技能培訓補貼。(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二)支持企業職工技能提升。鼓勵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職工,立足本職崗位提升技能,對取得初級工(5級)、中級工(4級)、高級工(3級)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的,分別按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標準,按規定給予技能提升補貼。(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三)支持職業院校開展技能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申報就業創業培訓定點機構,承接各類技能培訓,積極拓展新職業、新工種培訓。職業院校面向社會承接的各類技能培訓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后的剩余部分,按照最高不超過40%的比例核增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二、推動產教融合取得實效
(四)拓展校企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大型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積極推動有關企業與優質職業院校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技工)教育聯盟(集團)、產業學院。探索實行彈性學制,通過工學一體、校企雙師聯合培養高級工、預備技師(技師)。(牽頭單位:省發改委;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五)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推動職業院校在企業設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在職業院校建設培訓基地。對吸納實習實訓畢業生數量多且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積極使用穩崗返還資金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和開展校企合作成效好的職業院校,優先支持參與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評選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對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分別給予200萬元、10萬元、5萬元建設補助資金支持。各地可根據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支撐能力,支持企業、職業院校、就業訓練中心和培訓機構購置培訓教學儀器設備。(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經信廳、省財政廳、省政府國資委,省稅務局,省總工會、團省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六)支持院校培養技能人才。對在本地現代產業體系重點企業就業的中職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與企業簽訂1年及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由企業為其依法辦理社會保險且連續繳費滿12個月的,按照中級工3000元/生、高級工5000元/生、預備技師6000元/生的標準(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須與所聘崗位工種相匹配),給予其所在院校一次性培養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責任單位:省財政廳,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七)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大力支持重點企業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對納入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目錄的企業,嚴格落實國家支持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的各項優惠政策,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在結構性減稅、用地保障、財政投入與抵免、專項資金獎補、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牽頭單位:省發改委;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政府國資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稅務局,人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三、加強技能人才評價激勵
(八)支持企業自主評價。對符合條件的重點企業開辟“綠色通道”,指導企業按規定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建設技能人才評價誠信企業(機構)。(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九)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全面推行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促進企業、職業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專業技術職稱與職業資格、技能等級有效銜接。完善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破格評定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政策。支持重點企業開展首席技師、特級技師評聘工作,提升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加大對產業一線技能人才表彰激勵力度。在評選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時,向一線高技能人才傾斜。在“湖北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師”“湖北省技術能手”等高技能人才評選中,對重點企業單列指標。(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一)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落實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在應征入伍、就業、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參加企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分別按照大學專科、本科學歷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政策。鼓勵企業在工資結構中設置體現技術技能價值的工資單元,對關鍵技術崗位可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分配形式。有條件的企業可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并向所聘生產一線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傾斜。定期向社會發布高技能人才工資指導價位,引導企業參照工資指導價合理確定本單位所聘高技能人才的工資待遇。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各地人才優惠政策保障范圍,按規定給予租房和生活補貼,享受落戶、住房、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保障服務。(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經信廳、省住建廳、省政府國資委、省醫保局,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四、發揮技能競賽引領作用
(十二)對接產業設立競賽項目。圍繞全省現代產業體系主體工種,設立“湖北工匠杯”省級一、二類技能大賽項目(工種)。堅持以賽促訓,省、市、縣同步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對接產業需求選拔培養高素質產業人才。企業圍繞主營業務開展的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按規定給予競賽培訓補貼。支持大型企業建設一批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國賽”)項目集訓基地。(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財政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三)支持院校師生參加競賽。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教師指導學生參加世賽、國賽以及省內技能競賽相關工作的,訓練時間視同為教學課時;指導學生在世賽、國賽獲得優異成績的,可直接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稱,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申報“湖北省技能大師”“湖北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世賽參賽選手(含入圍國家集訓隊選手)、獲得國賽優勝獎及以上獎項學生,參加我省與大賽賽項對應或相近專業類別的技能高考,經考生本人申請、省教育廳審核,可直接認定其技能考試部分滿分。各相關院校可出臺學生參加競賽集訓課程置換、學分置換政策等具體措施。(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四)推進競賽結果與技能等級認定相銜接。對參加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年度技能競賽計劃并按國家職業技能中級工、高級工標準設置比賽內容技能競賽的選手,進入決賽且考核合格的可直接授予中級工、高級工技能等級證書;對優勝選手按規定晉升技能等級、授予相應級別“技術能手”稱號。(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政府國資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五、強化基礎能力建設
(十五)加強培訓教材資源開發。將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高職學校“雙高計劃”、中職學校“雙優計劃”建設重要內容,鼓勵職業院校面向全體勞動者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企業、職業院校、就業訓練中心、職業培訓機構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共同制訂培訓方案、培訓標準、課程標準,開發職業技能培訓教材,支持建設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加快開發新產業、新技術、新職業和數字技能職業培訓教材,推進職業培訓數字資源建設。(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六)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持續開展師資技能提升培訓,加快培養既能講授專業知識又能傳授操作技能的一體化師資隊伍,在技工院校教師中開展“技能名師”“教學能手”評選活動。建立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專業委員會和專家師資庫,為技能人才培訓、技能競賽和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對獲得中華技能大獎、“湖北工匠”等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的高技能人才和世賽參賽選手(含國家集訓隊入圍選手)、國賽優勝選手,可按國家有關規定直接通過考察,公開招聘到各類院校相關專業崗位任教。(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十七)建設技能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推行“互聯網+技能人才服務”模式,省級建設技能提升網絡學習平臺、校企合作及技能人才供需對接服務平臺、職業培訓券發放平臺,持續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牽頭單位:省人社廳;責任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六、加強組織領導
(十八)健全工作機制。各地各部門要把實施“技興荊楚”工程作為推進技能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來謀劃推進。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及時分析調度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協同聯動,及時研究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十九)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統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就業補助資金以及相關人才培訓培養經費,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力度,落實各項補貼政策。廣大企業應充分利用好職工教育經費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等,積極開展技能人才培訓培養工作。
(二十)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開展“企業(工廠)開放日”系列活動,邀請家長、學生參觀職業院校合作企業,加強學生職業體驗,促進社會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加大優秀技能人才宣傳力度,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網